前言 • 重新認識你眼中的世界

June,07 2025 singhi(星海) 5 分鐘

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,似乎理所當然地呈現在我們眼前。街道、樹木、建築、人群,一切都顯得穩固、明晰,就像小孩子無法理解死亡的不可逆一樣,我們也從未真正質疑眼睛所見的世界。

但你有沒有想過,眼睛所「見」的,究竟是什麼?

當我們看向一朵普通的花時,腦中浮現的是色彩與形狀的交織,是「它在那裡」的直覺判斷。但這個「它」是什麼?我們是如何知道「那裡」的?我們是否真的看見了「存在本身」,還是只是看見了我們大腦根據光線與記憶構築出的某種投影?

我們習慣了這個世界的樣貌,也習慣了不去懷疑它。但如果真要從頭理解這個視覺世界,那麼從一朵花開始,或許正好。

花兒 生長在深圳某處的花兒,我不知道它叫什麼,很常見

本教程的第一部分——《激發興趣》——就是想邀請你暫時放下對「所見即實」的信念,重新審視你所處的世界,並從這樣的觀察中,打開對圖形學與虛擬建構的好奇之門。全篇共七章,每章逐步引導你從感知的懷疑,走向對技術世界的理解:

第一章,我們將討論「世界的樣子與我們的眼睛」,質疑我們所見之物的真實性。它們真的存在嗎?當我們說「它在那裡」,我們到底在指什麼?

第二章,將深入探討「顏色、空間與時間的知覺」。我們是否真正理解什麼是顏色?什麼是空間?什麼是時間?這些概念到底是客觀存在,還是大腦中的虛構?

第三章,「大腦如何建構空間與感受運動」,我們會觀察感知的形成過程,並理解人在看到「變化」時,是如何處理訊息的。

第四章,介紹 WebGL,它是連結虛擬與真實之間的關鍵橋樑。這是一項讓我們能夠在瀏覽器中重建視覺世界的技術。

第五章則會專注於 Shader,也就是像素與光影的雕刻工具,它們讓虛擬世界具有細節、質感與生命。

最後一章,我們將回到一個本質性問題:「我們為何要用程式建構世界?」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,也是存在的問題。我們不求哲學解答,只希望能從實用與創造的角度,對此給出一個思考的空間。

你不需要有任何專業背景,只需要一雙願意重新觀看世界的眼睛。讓我們從一朵花開始,看見整個宇宙。

現在開始閱讀第一章


Comments: